【關稅風暴,銅市生變】
特朗普政府對銅進口的關稅威脅,如同一枚重磅炸彈,徹底攪動了全球銅市場的平靜。這一舉措不僅推高了美國國內銅價,更導致全球銅庫存的劇烈流動——大量銅正被緊急運往美國,以套取兩地高達1400美元/噸的價差。這場前所未有的跨市套利狂歡,背后卻是中國等消費大國面臨的庫存枯竭危機。
【多頭狂歡,銅價飆漲】
曾締造托克集團銅交易神話的科斯塔斯·賓塔斯,在轉戰(zhàn)莫科瑞能源后,再次發(fā)出驚人預言:銅價可能沖破12000美元/噸,甚至觸及13000美元/噸的歷史新高。他的底氣,來自全球銅庫存的“異常轉移”——約50萬噸銅正涌向美國,而正常月進口量僅7萬噸。這種極端失衡,意味著中國市場將陷入“搶銅大戰(zhàn)”,而美國廢銅出口的枯竭,更讓全球銅市失去重要緩沖。
【供需失衡,危機四伏】
全球銅市場早已暗流涌動:
供應端:銅礦開采增長乏力,廢銅渠道受阻,疊加地緣政治風險,銅精礦供應持續(xù)緊張。
需求端:清潔能源革命(風電、光伏、新能源車)爆發(fā)式增長,銅需求預計年增超百萬噸,供需缺口或達32萬噸。
投機推波:對沖基金已押注銅價上漲,LME銅價年內飆升12%,逼近10000美元/噸大關。
【中國困局,全球連鎖】
作為全球銅消費半壁江山的中國,正陷入兩難:
高價接貨:被迫參與全球搶銅大戰(zhàn),推高進口成本。
庫存枯竭:上海銅溢價持續(xù)攀升,現(xiàn)貨市場緊張加劇。
廢銅斷供:美國廢銅出口驟降,全球廢銅流動陷入停滯。
【風險警示,未來未卜】
盡管多頭勢如破竹,但銅價狂飆并非無度:
全球經濟放緩:若貿易戰(zhàn)升級或需求萎縮,銅價可能高位跳水。
政策反噬:美國本土銅產能重啟緩慢,長期依賴進口,關稅或反噬自身。
技術替代:鋁、復合材料對銅的替代威脅,可能悄然改變需求結構。
【結語】
特朗普的關稅大棒,意外點燃了一場全球銅市狂歡。但在這場游戲中,沒有真正的贏家——中國面臨資源安全挑戰(zhàn),美國承受通脹壓力,全球市場則籠罩在供需失衡的陰影下。銅價的每一次飆升,都在透支未來的穩(wěn)定性。這場游戲,終將如何收場?或許,答案就藏在下一輪全球經濟周期的脈搏中。
【免責聲明】: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(lián)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。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。刪稿郵箱:info@ccmn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