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鈷的基礎屬性與戰(zhàn)略地位
鈷(Co)是一種銀白色過渡金屬,具有鐵磁性和耐高溫特性,熔點高達 1495℃,密度 8.9g/cm³。其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使其成為現(xiàn)代工業(yè)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,被聯(lián)合國列為 30 種關鍵礦產之一。鈷在地殼中豐度僅 0.0023%,主要伴生于銅、鎳礦床,全球 60% 以上的鈷資源集中于剛果(金),形成高度集中的資源格局。
二、鈷的核心應用場景
新能源動力電池
鈷在三元電池(NCM/NCA)中通過穩(wěn)定層狀結構、抑制 Li/Ni 混排,顯著提升電池循環(huán)壽命與安全性。每 GWh 三元電池需消耗鈷約 300 噸,隨著高鎳化趨勢(NCM811→NCM905)推進,鈷用量占比雖從 20% 降至 5%,但絕對需求仍隨新能源車產銷量增長而攀升。
高溫合金與硬質合金
鈷基合金在 900℃以上仍保持高強度,廣泛應用于航空發(fā)動機葉片、燃氣輪機等領域。硬質合金中添加鈷可增強耐磨性,用于制造鉆頭、刀具等工業(yè)耗材。
醫(yī)療與電子
鈷 60 同位素用于癌癥放療設備,氧化鈷作為顏料用于陶瓷釉料,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中鈷的電子導電性優(yōu)化了電池快充性能。
三、短期價格運行邏輯
當前鈷價在 25 萬元 / 噸區(qū)間形成階段性平臺,技術性盤整特征顯著。主要誘導因素是剛果(金)近期在鈷資源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調整措施,其宣布自 2 月 22 日起暫停鈷出口四個月,旨在緩解全球供應過剩壓力,政策將在三個月后評估調整。剛果(金)是全球最大的鈷生產國,其鈷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約75.9%。剛果(金)禁鈷舉措直接影響其占全球 76% 的產能釋放。供應擔憂升溫助推價格拉漲;
四、產業(yè)鏈庫存深度去化
受長期鈷價下跌影響(2022-2024 年跌幅超 80%),國內貿易商與生產商普遍維持低庫存策略。截至 2024 年底,國內鈷原料庫存僅 5.3 萬噸(約 3 個月消費量)。政策出臺后,產業(yè)鏈各環(huán)節(jié)進一步捂貨惜售,現(xiàn)貨流通量銳減,加劇了價格彈性。
五、供需缺口快速擴大
需求端呈現(xiàn)多領域復蘇,其中新能源領域:三元電池裝機量隨新能源車產銷量回升,疊加固態(tài)電池產業(yè)化推進,預計 2025 年三元正極材料產量恢復 3% 增長;消費電子,鈷酸鋰需求受益于手機、筆記本電腦等新品發(fā)布,2024 年產量同比增長 17.6%;新興領域,低空經濟、機器人等產業(yè)對鈷基合金的需求開始顯現(xiàn),貢獻新增量。
后市風險提示
需警惕政策執(zhí)行力度不及預期、印尼濕法冶煉產能提前釋放,以及下游需求復蘇低于預期等潛在變量。當前鈷價已反映部分樂觀預期,投資者需關注供需缺口實際兌現(xiàn)情況及庫存去化節(jié)奏。
本觀點僅供參考,不做操盤指引(長江有色金屬網m.zehuiamc.cn)
【免責聲明】: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(lián)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。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。刪稿郵箱:info@ccmn.cn